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美麗的溫哥華

溫哥華的位置
(在北美洲,美國北邊的加拿大國境內,紅色圓圈的位置)
(在地圖上按滑鼠左鍵,可得放大圖)
(順便找找台灣、紐西蘭、日本在哪裡吧!)

1. 加拿大位於西半球北美洲的北半部,北鄰北冰洋,東鄰大西洋,西接太平洋,國土面積一千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三千一百萬。就面積上來說,加拿大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國,但是人口密度非常低,總共只有三千二百萬居民。加拿大是個具有現代化工業及科技水平的發達國家,能源資源充足,經濟體制依靠自然資源。
加拿大是全世界領土面積第2大的國家,共997萬平方公里,約300個台灣大小,這片靠近北極圈的土地上有河流、平原、森林及山巒,還有沙漠。西部以洛磯山脈為屏障,主要為亞伯達省和卑詩省,洛磯山脈縱貫亞伯達省,卑詩省濱臨太平洋,兩個省份間點綴著洛磯山脈、萬年冰河、湖泊、瀑布和廣闊的大平原,擁有豐饒的自然資源、千變萬化的四季景觀。東部的都市較為密集,也是加拿大主要的觀光地區,其中以尼加拉瓜大瀑布最受歡迎,北部多是冰河區,這塊古老的地表已有超過2億5千萬年的歷史。
首都-渥太華,國家元首-伊莉莎白女王二世,2人/km²、最大城市-多倫多
2. 溫哥華市(City of Vancouver)是加拿大卑詩省的第一大城市 ( 但非該省省會維多利亞 ),也是全國第三大城市。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溫哥華舉行。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溫哥華為全球第三位。
溫哥華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地方,並以豐富的人文資源而著稱,使她成為加拿大的旅遊勝地。她擁有潔淨的空氣和新鮮的水質。由於氣候溫和,溫哥華可提供全年的戶外活動。溫哥華的消費水平並不高,交通也很便捷,作為太平洋的貿易中心,溫哥華的居民本身由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組成。溫哥華的「中國城」是北美除舊金山以外最大的中國城。溫哥華是華人重鎮,通用普通話國語)和廣東話粵語)及其它各種中國方言
溫哥華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市內草地常綠、繁花似錦,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氣溫一般在攝氏20度左右,冬季氣溫一般在攝氏0度以上。十一月份溫哥華的氣溫在一般保持在3℃-9℃之間,溫潤而舒適,冬季很少下雪。溫哥華素有「加拿大雨都」之稱,尤其在冬季。
3.水仙花:水仙全株都有毒,尤其是鱗莖部分,誤食會引起消化道與循環系統的疾病,嚴重時有可能發生休克、麻痺而死,所以在保存鱗莖時要特別注意。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與櫻花有約

日本京都的「哲學之道」

櫻花下吃便當
日本櫻花季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紐西蘭-毛利文化

Kia Ora!是紐西蘭傳統的問候語,而鼻碰鼻兩次,則是毛利人最親切的打招呼方式。 紐西蘭島的毛利人原住民,屬波里尼西亞的一支,臉上獨特的漩渦刺青花紋是地位象徵。毛利人稱為“Moko”,男人刺臉、腿及臀部,女人則刺唇及 下巴。
 獨特的打招呼方式
毛利人最早時是亞洲居民,三世紀時向南太平洋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遷徒。當歐洲人還在懷疑地球的彼端有沒有土地時,位於夏威夷南方的夏威基(Hawaiki)島民,已乘著木筏向南方探索,並在西元八五○年來到紐西蘭。偉大的毛利航海家庫珀(Kupe )在星辰的導引下,率領族人橫渡大洋,給這個杳無人煙的島嶼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長雲裊繞之島(Aotearoa)。公元1200年,毛利人已分佈在北島和南島的許多地方。他們從豐富的自然資源中獲取食物並有著簡單的貿易行為,所謂的“毛利文化”便日漸形成,並在口耳相傳的文化之下一代接一代地流傳下來。
紐西蘭毛利人種植的甘藷、芋頭、洋山芋、葫蘆、麵包樹、椰子樹等,都是遠從故鄉波里尼西亞帶來的,平日是靠捕魚、打獵來獲得蛋白質,他們在木雕方面具有獨特天賦,連小屋入口或柱子及身上的裝飾品、石器和武器都刻有毛利獨特的漩渦或人面花樣,毛利的紋身亦相當重要,凡居於重要地位的男子都在臉上、腿上、臀部刺上線條或漩渦狀花紋,而女人只在下巴刺上花紋。
男人是優秀的獵人,勇猛的士兵,善於以歌唱舞蹈來表達情緒,在打仗前會跳稱為「哈卡舞」的戰鬥舞,配合打擊樂器奏出壯烈戰鬥舞,舞中吐舌動作表示不屈服,現在則是表示歡迎之意。毛利人可說是天生的藝術家,木雕、音樂、舞蹈都展現出極佳的天賦。毛利文化是紐西蘭所獨有。全世界只有在紐西蘭,您才能充分感受到這個古老民族充滿活力的文化。

紐西蘭擁有特殊的地熱,毛利人的飲食文化中,利用地熱蒸氣便成為特有的烹調方式。有一種傳統食物叫「Hangi 」的石頭火鍋,先在泥窖裡放一些已烤熱的石頭,上頭放上以新鮮葉子包好的食物,再封上泥窖,利用石頭的熱氣燜烤,很類似台灣的烤地瓜,是毛利人的主食之一。
毛利人的宗教信仰觀念,接近於「萬物有靈論」。原住民原有的宗教皆根源於大地萬物神靈的說法這都是頗值得玩味的現象。
毛利人的神話說『蘭奇』和『巴巴』是天(父神)和地(母神),是萬物源頭,當時天和地未分開,四下漆黑,其兒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將天地推開,光明於是出現,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類便被發現,原來他們也是天地所生。每當父神想念母神,便會落淚下雨。母神想念父神,所以會噴出地熱或噴泉。毛利人很尊敬一位森林之神,森林之神,又稱為莊稼之神。因為這位森林之神在天地之間種了很多的大樹,為人類爭取生存的空間。(http://www.dajiyuan.com/
他他他)
毛利人可說是天生的藝術家,木雕、音樂、舞蹈都展現出極佳的天賦。
約1,000多年前,毛利人首次移民至紐西蘭。在此之後,才陸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移居至此。毛利人的祖先來自玻利尼西亞的故鄉哈瓦基(Hawaiki),在數百年前離開家鄉,勇敢地越過太平洋,登陸紐西蘭,開拓新天地,他們是被稱做「唐加塔環努瓦」(tangata whenua)─即大地的子民。
毛利文化是十分豐富與多元的文化, 包括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品。傳統藝術品如雕刻、編織、卡帕哈卡(團體表演)、懷科雷羅(裝飾)與摩科(刺青), 流傳於整個紐西蘭。藝師延續提普那(祖先)的足跡, 模彷數百年來的技術, 也發展出令人激賞的新技藝和形式。現代的毛利文化還包括藝術、電影、電視、詩詞、劇場與嘻哈樂。
泰里歐毛利-毛利語
來到紐西蘭的遊客立刻就會注意到許多地名來自於毛利語。遊客首先會被一些不知如何發音的拼法搞胡塗。事實上, 毛利語很有邏輯, 發音方式很規則, 這點與英語不同那樣幾無規則可循。
要如何唸出Onehunga, Whangamomona, Kahikatea和 Nguru?
毛利語包括五個母音: a、e、i、o、u (a音如car裡的a、e音如egg裡的e、i音如tee裡的ee、u音如to裡的o)。毛利語有八個子音與英語相同-h、k、m、n、p、r、t和w。還有兩個與英語不同的子音-wh和ng。許多毛利人會把wh唸得像英語的f。而ng的音與英語song裡的ng發音類似, 不過毛利語把這個子音放在字首。
Kia ora = 你好!
遊客只要用這句問候








台灣地名尋根

台灣地名特色

l 地名命名原則:
1.地 形 地 名: 大坑、中壢、大墩、旗山、南崁、坪林、竹崎、谷關、崙背、埔里、神岡、霧峰、石碇、霧台、三峽、東勢、鹿谷、基隆、澎湖、嶺東、番社腳…

2.水 文 地 名: 溪頭、白河、內湖、淡水、綠川、新港、蘇澳、礁溪、潭子、水湳、潮洲、汐止、三灣、長濱、埤頭、池上、龍井、竹塘、頭汴坑、烏日(湖入)…

3.植 物 地 名: 新竹、桃園、柳營、松山、杉林、花壇、草屯、楊梅、宜蘭、樹林、莿桐、麻豆、瑞穗、麥寮、阿蓮、蘆竹、茄萣、芎林、利稻…

4.動 物 地 名: 鶯歌、虎尾、後龍、鳳林、麟洛、獅子、六龜、鹿港、燕巢、鳥松、魚池…


5.時代背景地名: 新店、左營、成功、國姓、天祥、公館、善化、三民、八德、復興、和平、陽明山…


6.開墾防禦地名:
九份、五股、大甲、五結、七張犁、
官田、馬公、竹圍、土庫、八堵、木柵、車城、石牌…
-------------------------------

l 台灣地名特色:
1. 從方位看,較喜歡南
南港、南投、竹南、卑南、南屯、斗南…
2. 從數字看,最愛是三
三重、三峽、三芝、三地門、三民、三義…
3. 多山之省,林多於竹
鳳山、岡山、旗山、冬山、泰山、金山、林口、員林、林園、大林、二林、竹山…
4. 以水命名,港多於溪
鹿港、北港、小港、伸港、溪湖、雙溪、礁溪、西湖、內湖、大湖…
5.平地稱埔,田園各半
大埔、埔里、內埔、鹽埔、田中、田尾、田寮、大園、芬園、新園…埤(新埤)、塘(竹塘)、池(池上)、潭(龍潭)、寮(中寮)、社(社頭)
6.大小懸殊,喜新厭舊
大肚、大湖、大同…(小港) 新興、新豐、新埔、新社、…舊.衰

台灣人物_陳永華











陳永華的故事




明永曆16年(1662),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從此後 20多年間,鄭氏政權以區區彈丸之地,對清廷造成極大的威脅。明鄭所以能發揮這樣巨大的力量,當時的「諮議參軍」陳永華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陳永華,字復甫,福建同安人。原本是位儒生,明亡時,棄文從武,加入反清陣營。鄭成功父子對他都十分尊敬。鄭經並請他出任相當於宰相的「諮議參軍」職務,擔負起經營台灣的重責大任。
陳永華建設台灣,以「足民食」為起點。他親往各地,教軍屯田,儲備糧食;教民煮糖晒鹽,以利民生;教匠燒磚,改善民居。同時劃定行政區域,勵行里甲互保,使民眾安居樂業。衣食俱足後,又興建台灣首座孔廟,獎勵教化。同時規劃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來培育、拔擢人才。
明鄭以台灣這樣的小島,卻要養活數十萬軍民,財政負擔的沉重可想而知。在陳永華的策劃下,明鄭的船隊乘風破浪,不但與南洋、日本、歐洲各國進行活躍的海上貿易;同時更突破清廷海禁政策的封鎖,直接打通閩、浙、粵等地的通商管道。其外貿收入不僅使台灣自保有餘,並能伺機進軍大陸,反清復明。不料,永曆34年,鄭經軍事失利,從大陸撤退。陳永華因為「自慚護駕西征無效」,而鬱悶不樂,加上感染流行病,不久竟病逝。軍民聞訊,無不痛哭失聲。陳永華死後,葬在今台南縣柳營鄉,後來清朝把他的骸骨遷葬回泉州,現存的僅是空塚。此外,民眾為感念他的德澤,還設廟祭拜,就是今日府前路上的「永華宮」;「永華路」同樣也是為了紀念他而命名的。
至於其他傳說,最著名的應當屬「天地會」。據說陳永華曾化名為「陳近南」,以「玄天上帝」信仰為掩護,成立天地會這一祕密組織。該會以異姓結盟,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尊化名為「萬雲龍」的鄭成功為龍頭大哥,從事反清復明的行動。日後並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流派,成為讓清廷頭痛不已的秘密社會勢力。
--------------------------------------------------------
陳永華的淋滷曬鹽法土法煉鋼-原始的鹽田開闢方式
   台灣曬鹽歷史的開端起於陳永華將軍的淋滷曬鹽法,淋滷曬鹽法故名思意便是透過將海水不斷的淋在沙土上,再透過「入溜」反覆澆海水與踩踏鹽沙土,將濃度高的海水過濾提煉出來。然後在撥灑在瓦片拼湊成的結晶池上,曬出純白的鹽。此種方式在海邊的沙地上便可曬鹽,是台灣最早出現有結晶池的曬鹽法,所生產的鹽品質較海水直接熬煮佳,但產量較少。(詳細曬鹽法請連結淋滷曬鹽法)

淋滷曬鹽法乾隆年間(蔣元樞重修台郡建築圖說)洲南圖 (故宮博物院提供)

陳永華是誰?  陳永華,福建同安人,是鄭成功的重要軍師,隨鄭來台屯墾。據傳他教導軍民燒磚製瓦、興建孔廟辦學、引海水曬鹽等,後人將他比喻為「台灣的諸葛孔明」。   相傳西元1665年陳永華將軍引進台灣最早的淋滷曬鹽法,而瀨口鹽埕(今台南市南區鹽埕南方)成為台灣歷史記載本島最早的曬鹽田,大約同年代另有洲仔尾鹽埕(在今台南縣永康市洲仔尾、鹽行一帶),及打狗鹽埕區(在今高雄市鹽埕區)二處也有同樣的製鹽方式。

玉山之美



玉山位於臺灣中部的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桃源鄉及嘉義縣阿里山鄉交界之處,主峰海拔3,952公尺,為玉山山脈中最高的山,也是台灣第一高峰,更是西太平洋海島群與東亞地區的最高峰,比日本第一的富士山還高,因此,日治時期有「新高山」之稱。在著名的台灣百岳之中,玉山與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合稱「五嶽」,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氣勢磅礡,雄霸一方。
玉山群峰乃是以玉山主峰為中心,由玉山北峰、玉山東峰、玉山南峰、玉山西峰、玉山前峰、東小南山、南玉山、鹿山等台灣百岳山峰,組成星拱月之勢。玉山主峰巍峨壯麗、氣宇非凡,四面皆是陡壁危崖,南北兩側是千仞峭壁,西側絕壑深溝,東側則是碎石陡坡。玉山聳立於天際,無論山容或山勢皆有帝王之尊,除了是台灣五嶽之首、百岳之王外,更重要的是玉山群峰地區蘊含著珍貴的生命寶藏。這裡有亞熱帶、暖溫帶、冷溫帶及高山寒原帶的不同氣候型態,衍生出多樣化的動物群種及植物林相,生態資源相當豐富。玉山群峰周邊目前已劃入1985年4月10日成立的台灣第二座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的特別景觀區之一,為玉山國家公園八個特別景觀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新中部橫貫公路經過玉山群峰的塔塔加鞍部,該地也設有一大型的休息區,除了供過路民眾休憩外,由於該休息區地點適中可以遙望玉山主峰,在近年成為熱門的觀光地點之一。 攀登玉山一般有二條路線,西側的塔塔加鞍部線最多人利用,東側的八通關線也有人利用,但多用為從塔塔加上山後,不想原路下山的另一個選擇,登山界尚曾循南稜的廣東丸山、南玉山,或北稜的沙裡仙溪林道、北玉山路線上登,玉山冬季多會積雪,亦有山友循積雪深厚或結冰堅硬的劍溝以冰攀上登。 玉山主峰、西峰間的鞍部山坳有建一座排雲山莊,是此山區唯一有人管理的山中旅館,惟因攀登玉山人數眾多,山莊容量與腹地有限,使攀登玉山在自然條件上並不困難,反而是取得床位難上加難。
玉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在日治時期,測量為3,997公尺,近年來在新技術的測量下,海拔重新測得為3,952公尺。1966年時,台灣當局曾在玉山山頂最高點處設置了於右任的銅像,以補足4,000公尺高度,一度曾是台灣境內海拔最高的人工結構物。然而此銅像於1996年5月發現遭人破壞。目前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銅像原址放置了一顆天然巨石,並根據新的測量數據,刻有「玉山主峰」及「標高3952公尺」字樣,作為臺灣最高點的象徵。此外,在玉山群峰中的第三高峰玉山北峰(海拔3,858公尺)上建有一隸屬於中央氣象局的氣候觀測站,是台灣境內位置最高的一棟建築物。
玉山別名玉山為台灣布農族的聖山,鄒族語則稱其為八通關(Pattonkan)。另外,也是居住於玉山之下的另外一支原住民民族曹族,則稱呼玉山為Panguno Rakaso,皆是指「石英山」的意思,蓋因冬季時山頭積雪反光,狀似石英玻璃般閃爍之故。對於西方而言,玉山最早在文獻上的記載,則是發生於1857年,一艘美國商船亞歷山大號(USS Alexander)在離開當時的安平港時,船長摩裡遜(W.Morrison)見到高聳的玉山之後將其記載在航海日誌中,因此有摩裡遜山(Mt. Morrison)這稱呼。1895年,台灣因為清廷敗戰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使得玉山也成為日本管轄境內。來到台灣的日本人發現玉山的高度超越了日本的第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公尺),因此明治天皇在1897年6月28日下昭將玉山更名新高山(にいたかやま),意指日本領土新的最高峰,並且在山頂上設立神道教寺廟。另外,亦將雪山命名為次高山,意指第二高峰。根據日本海軍的傳統,重型巡洋艦向來是以山名來命名,因此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中也有命名為「新高」的戰艦存在。此外,1941年12月2日下令攻擊珍珠港的密碼「ニイタカヤマノボレ一二○八」(攀登新高山一二○八)中的新高山就是指玉山。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戰敗,台灣的主權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新高山則在1947年12月1日正式改回玉山的名稱。























土角厝


土角磚製作 :
1.泥土+切成短短的稻草+水→土漿
2.土漿放入方形土角模
3.加壓成形
4.將木模取出
5.讓土角曬乾(陰乾)